首页 凤翔区 正文

走近非遗看宝鸡|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


凤翔豆花泡馍作为一种民间传统饮食在凤翔全县均有分布,尤以城关镇最多。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为官凤翔府时,因其工艺简单,制作迅速而被用来救济灾民。凤翔豆花泡馍口味咸辣清香,且经济实惠,长期以来作为早餐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01  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

凤翔豆花泡馍所用原材料及用品主要有:黄豆、锅盔、水、食盐、菜籽油、辣椒面、石磨(现多数已改为电动磨浆机)、撇头、丝箩(豆腐布)等。

其制作工艺流程大致为:

①泡豆。加水适量,淹没豆子就行,夏季气温高时泡2~3小时,冬季气温低时泡6~7小时,以黄豆中心没有干芯为准;

②磨豆。在石磨上磨细成为液态状;

③过箩。用丝箩把磨成的浆水进行过滤,前面两次过滤下的浆水做豆花,后面过滤的浆水做汤;

④点豆花。把前面过滤下的浆水在锅中烧滚10~15分钟后舀在缸里,叫出缸。再按每5公斤黄豆放0.1公斤食用石膏的比例,用开水把石膏化开,倒在缸里搅匀,把缸盖好后捂上10~15分钟即成豆腐脑。把豆腐脑搅散,再用竹糜撇头压一圈,把多余的水陆续挤出,即成豆花;

⑤烧白汤。把留下做白汤的浆水倒入锅中,视其浓度掺水,待浓度合适时烧滚10~15分钟后放置,汤面有了豆油结皮时即可;

⑥白汤煮馍。另放置一口小锅,舀入白汤,把汤烧开。把硬面锅盔切成条状放入锅中,使汤充分渗入锅盔中;




⑦调味。调味品主要有盐、油辣子(内有花椒、桂皮、草果、大香等香料),把汤和馍舀入大碗,再舀豆花放置在碗内,调入盐和油辣子,使汤面浮一层油辣子,即可食用。

近年来,凤翔豆花泡馍的制作工艺不断精细,搭配佐料更加丰富,已成为当地饮食的代表性品种,也逐渐成为发展地方饮食业的一项主导产业。“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已列入宝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传承人——董连绪 

董连绪,男,汉族,1963年7月生,凤翔县城关镇石家营村人。岳父李杰是凤翔豆花泡馍制作高手,董连绪订婚后就一边帮助岳父制作豆花泡馍,一边学习技艺,一年后掌握了主要技艺,自立门户制作销售。他坚持用传统技艺制作豆花泡馍,口味纯正,远近闻名,每天早上来吃豆花泡馍的人络绎不绝,同时兼做豆腐。他不投机取巧,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改进调料配方,使之适应大多数人的口味。

他多次为大中型酒店制作豆花泡馍,县城内的石家营乡政府、西街中学、县法院、县委党校等单位的职工灶不时包销产品。平时还能积极授徒传艺,对求教者毫无保留地指导。2001年受邀赴临潼为西安科技大学食堂传授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他培养徒弟近十人,女儿李媛嫒从小学习家传技艺,现在已经独立制作豆花泡馍,徒弟董军利现在宝鸡啤酒厂制作豆花泡馍近十年,徒弟孙宝强现在凤翔县城西关制作豆花泡馍约五年。他主动参与到县文化馆的非遗普查活动中,对调查、采访凤翔豆花泡馍制作技艺的学者、记者、游客积极介绍该项技艺。

董连绪现为宝鸡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