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的初印象
人们有时候是从地标建筑开始的
因为某种程度上地标建筑
逼真地传递着城市的形象与品位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宝鸡
凝聚了绿色生态、现代科技
民俗文化等众多城市元素
宝鸡又应该有怎样的
城市地标与之匹配呢?
小宝收集整理了
一份宝鸡城市建筑新地标
这里一定有你的故事
……
这座美丽恢弘的建筑就是宝鸡的核心地标式建筑之一——宝鸡大剧院。设计凸显了宝鸡精神中"闻鸡起舞、开放创新"的元素,将凤凰作为建筑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从空中鸟瞰宝鸡大剧院,其屋顶流线像是三片凤凰羽翼,随河边的清风漂浮在城市之中。
宝鸡大剧院开放式艺术公园以大剧院为中心,向东横跨人防隧道出入口建设人行步道,可直通渭河生态公园;向西新建天桥,将廊桥和银泰城天桥相连接,可直通中华石鼓园,形成一条完整的步行生态链。就像城市的凤头,代表着城市的颜值巅峰,而宝鸡大剧场就仿若凤眼,点亮其中。
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以中工业建筑风格为主,在保留了原来宝鸡卷烟厂部分厂区工业建筑的基础上建设,总体采用往返曲折的布局,将传统周秦文化和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塑造象征城市飞跃发展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体现出了宝鸡的城市记忆。
艺术中心由音乐厅、科技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五个部分组成,现已成为宝鸡市民拍照打卡、休闲、学习的好去处。孩子们可以在科技馆学习到科普知识,绘画爱好者可以在美术馆欣赏到精美的画作,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在音乐厅近距离欣赏到精彩的音乐盛宴,广大市民的各类精神文化需求都可以在宝鸡文化艺术中心内得以实现。
宝鸡胜利塬北坡上的西府老街,因底蕴深厚的西府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绝味、绝品、绝活”而备受游客、市场青睐。这条被当地居民戏称为“火了一条街,堵了半座城”。妥妥的地标建筑。
走进老街,浓郁的关中风情扑面而来,明清风格显著的各色建筑物上,精美十足又独具西府文化内涵。西府老街的夜是一座城市的一缕灵气,川流不息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琳琅满目的沿街商铺…...数百米间构成了一幅人间烟火。
在宝鸡,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蟠龙大桥(又名代马大桥),也串联起宝鸡人的生活,渭河穿城而过,南接高铁南站,北连宝鸡市行政中心,全长1.1公里。
蟠龙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属国内领先、西北第一,为我国首座单索背斜塔斜拉桥,同时也是宝鸡市“四横十纵”主干道路网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悠悠山水之韵,这惬意舒适的你来我往,过桥也成为了宝鸡人的日常。
2010年9月28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中华石鼓园落成开放。它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青铜文化为主的博物院,依山而建,坐西向东,建筑外形采用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层层递进,与中央40米高的圆形建筑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宝鸡这块厚土不断有青铜瑰宝破土而出的壮观场面。
新建成的青铜器博物院成为“青铜器之乡”宝鸡的标志性建筑,是弘扬周秦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宝鸡文博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和标志,在我国青铜器收藏、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东岭廊桥建成于2012年,横跨渭河,桥身构造独特、新颖,桥面以上为双坡长廊、六角亭,桥墩上为双层重檐塔楼,将古典建筑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桥体装饰凸显了宝鸡姜炎、先秦、先周文化和地域文化风韵,将宝鸡北岸东岭地区与南岸石鼓山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山水、园林、路桥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大景观。
东岭廊桥远观气势雄伟,近看精雕细琢,她带给宝鸡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她融汇着宝鸡千年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宝鸡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宝鸡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符号。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现存有1940年修建的窑洞车间、1943年竣工的福新申新办公大楼和乐农别墅、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薄壳车间四处历史遗迹,是我国国内现存保留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产。
抗战期间,申新纱厂见证了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历史,是民族工业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宝鸡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其中窑洞车间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期间最伟大的奇迹”。
团结渭河大桥在今年的6月30日正式通车,全长1580米。南起学子路,北接油饲路,连接起宝鸡高新区学子路和金台区大庆路片区。对推动渭河两岸经济发展、改善市民居住出行条件以及提升城市品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团结渭河大桥主桥钢塔为“日月同辉”造型,是国内首个非同心不对称环形钢塔。这座大桥对我市“南北畅、东西快”的城市交通体系产生巨大推动力,在桥上看日出日落、赏璀璨夜景,将成为宝鸡市一道新的风景线。
所谓城市地标
不只是建筑的标高
更应该是时间长河里
能被记住的符号
约上好友,打卡宝鸡地标
去体会建筑艺术的真正魅力
让镜头记录美好的一天
(来源:宝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