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旅游 正文

重温历史,缅怀先烈,麟游县革命史


土地革命时期西府第一次武装起义,第一个由共产党员担任县长,第一支游击队成立于此;抗战时期这里有西府唯一的抗日义勇游击队,唯一的“双面政权”,还是向延安护送、输送干部兵员最多的县;解放战争时期西府第一支武工队,宝鸡两次解放的战役要冲,空前的支前运动均发生于此。这,就是铭刻在史册上的红色麟游。


一、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1、建党初期(1923年至1927年8月)



1921年起,赵伯经、刘耀庭等麟游青年先后考入三原省立第三师范上学。

1923年西安、三原等地青年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斗争。

赵伯经、刘耀庭等组织了“雪耻救国会”,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声讨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罪行。 

1925年赵伯经在三原加入了共青团,1926年经张仲实、赵宗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下旬,参加了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前敌宣传队,到乾县、兴平等地,宣讲“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揭露刘镇华祸陕的罪行,动员群众投入驱吴(新田)运动。协助成立乾县支部,并任支部委员。 11月,赵伯经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甄寿珊教导营作政治教官,结识党员营长王泰吉。

1926年刘耀庭、魏勤轩在三原师范毕业后,1927年2月去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4月在学校加入共产党。7月结业后他们到甄寿珊教导营军官队学习,和王泰吉、赵伯经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8月赵伯经、刘耀庭和白廷栋,受中共三原特别支部派遣,回麟游开展党的工作。


2、发展壮大时期(1927年8月—1938年1月)


中共麟游党小组的建立。1927年8月,在西巷小学校成立了麟游第一个党组织——共产党小组,受三原特支领导。组长:赵伯经,党员:刘耀庭、白廷栋、王乐天、魏勤轩。

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1928年2月下旬,中共岐山特支派李琦、曹永丰来麟游,在西巷高小指导成立了中共麟游党支部,受岐山特支领导。 3月,中共陕西省委机关被破坏,敌人发现赵伯经的通信地址后,赵被捕解省。6月,岐山县委得知麟游党支部被敌破坏,改选了党支部,王乐天任书记,刘耀庭任组织干事,9月后归省委直接领导。年底党员发展到21名(占宝鸡地区39名党员的54%)。

中共麟游县总支、特支的建立。1934年1月,陕西临时省委派崔廷儒来麟游,在崔木镇指导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受省委直接领导。1936年5月,省委派严克伦来崔木镇协助改总支为中共麟游特别支部,到1937年底党员发展到56名。


3、建立县委时期(1938.2—1943.11)


县工委的成立。 1938年2月,西路地委派严克伦来麟,成立中国共产党麟游县工作委员会,赵伯经任书记,受西路地委领导。

县委的建立。1938 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指示麟游县工委改为麟游县委,赵伯经为麟游首任县委书记。6月,赵伯经出任中共西路地委军事委员后王乐天继任书记,年底党员发展到99名。


4、县委遭破坏(1943.12—1945.9)


1943年11月,麟游地下组织崔木交通站负责人杨森叛变投敌,出卖组织,使中共麟游县委遭到破坏,县委书记王乐天被捕,后牺牲,刘耀庭、周统邦、李述辉、雷自功、马蛟如等九名同志被关押西安劳动营。

党的部分骨干进入边区。1945年30多名党员脱党,尚未暴露身份的党员处于休眠状态。


5、县委恢复(1945.10—1949) 


1945年10月,省委派柏少英为党在麟游地区的联络员,到1946年3月,柏少英三出三进边区,在麟游联络党员,整顿党的组织。

1946年8月,省委决定恢复中共麟游县工委,柏少英为书记,受西府工委领导。

1948年11月麟游县工委改为麟游县委,黄志诚任书记直到1949年5月21日麟游第二次解放。党员发展到195名。


二、武装斗争情况


1927年 9月 26日,陕西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陕西举行武装暴动,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0月12日,唐澍、谢子长、李象九等领导了著名的“清涧起义”,在陕西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宝鸡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深受鼓舞,特别是麟游地下党随后组织领导了多次兵变和起义,走上了武装斗争的艰难历程。


1、宝鸡第一次武装起义——王泰吉麟游起义


(王泰吉,1906-1934年,临潼人,黄埔军校一期生,在校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先到河南国民二军任排长,后到陕军第三师教导团任职。)

1928年4月,王泰吉率部起义。

麟游起义是我党继清涧起义后在陕西发动的第二次起义,对于陕西的革命武装斗争起到了示范引路和鼓舞人心的重大作用。起义虽然失败,但打响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西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鼓舞了共产党人开展武装斗争的信心,在西府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党组织武装起义和兵变提供了经验,锻炼了干部。

麟游起义被写进《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和《中国革命起义全录》。


2、第二次武装起义——赵伯经麟游起义



1931年12月起义,收缴步枪30多支、迫击炮 4门,起义队伍编为一个连,王乐天、魏含忠分任正副指挥,活动于县北地区。赵伯经去西安向省委汇报,请示下一步行动。1932年 2月,队伍在阁头寺上岭与国民党岐山邢广先民团遭遇,又有赵慧生派出的 200多名骑兵从后面追来。起义队伍处在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为了保存力量,王乐天命令起义人员埋藏武器,分散隐蔽。王乐天去西安和赵伯经同到杨虎城部王泰吉骑兵团学习军事知识。


3、掩护、帮助“两当兵变”部队过境


1932年 4月,“两当兵变” 部队翻秦岭渡渭河,一路激战,到麟游酒房、花花庙和崔木一线过境。习仲勋一边派出人员侦察敌情、打探消息,等待和收容掉队官兵,一边宣传革命信念。而闹红十多年的麟游百姓,把部队当成自己的亲人,不但设法提供衣食疗伤等一切军需,而且主动担负了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的任务,这才让部队得以休整并安全撤离,成为麟游红色历史上难忘的一页。


4、宝鸡第一支游击队——麟游游击队


赵康(1901—1988) 


1932年8月,赵伯经接到省委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他和王乐天、许晓东、陈世业、刘章天等来到九成宫镇丰塬村赵康家里,筹建游击队,赵伯经任队长,队员30多人。


星火燎原  从4支枪到5个分队


陕西省委派崔廷儒来麟,在赵家河召开党员骨干会议,传达省委指示,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是打土豪,分粮食,救济灾荒;发动群众,抗粮抗款,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

到1933年6月,队员达120多人,编为5个分队,60多支枪,控制了麟游县的东半片及相邻的彬县、永寿、乾县、甘肃灵台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丰塬、崔木为中心的游击区。


 雷家塬战斗


1933年10月,游击队30多人在申家塬休整,县保卫团两个中队100多人前来偷袭。游击队采取诱敌战术大胜保卫团,缴获步枪100多支、子弹3000多发。


碑子梁战斗


1933年11月,县保卫团在团长侯振国率领下倾巢出动,向游击队驻地碑子梁进攻。游击队员埋伏在蒿草丛中,居高临下,猛烈射击,保卫团溃退,山坡上满是丢弃的枪支弹药,侯振国被俘。侯振国夜晚策反看守游击队员,被严词拒绝,逃跑时被哨兵击毙。此战缴获步枪150多支、短枪3支、子弹4000多发、战马3匹。


5、宝鸡第一支武工队——麟扶岐武工队 


1946年6月,陕西省工委派麟游籍党员刘章天、赵杰,到西府山区成立麟扶岐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以麟游火石山为基地,活动于麟游、扶风、岐山三县交界地区。协助岐山县工委组建了冯兴汉游击队,派出人员对扶风县魏文德游击队进行了整顿和改造,使火石山连成了一片。


毛泽东急信圈点麟游武工队


1946年 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王震率三五九旅突围回归延安,蒋军调集重兵从秦岭、关中层层拦阻,形势万分危急!为此,毛泽东从 7月 26日到 9月 2日,给中共西北局书记习仲勋连写了 9封信,要求动员一切力量策应该旅安全回到边区。



“迎王之战”


1946年8月,受命的中共西府工委书记、西府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赵伯经等,率部由马栏出发,出击麟、岐、扶边界地带,牵制敌军。 8月 29日,三五九旅侧翼部队,由武功经扶风、永寿进入麟游,与此同时,尾随其后的胡宗南 38师两千多人从木龙盘进入火石山。 9月 10日,西府游击支队在火石山梁与敌遭遇,便以火石山为中心,同敌迂回作战 20多天,有效分散牵制了敌人,圆满完成了陕西党史上著名的“迎王之战”,受到了党中央的通电嘉奖。


6、解放宝鸡两战役,阻敌支前人民战争建功勋 


1948年 4月,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陇东战役,赵伯经率西府总队机关第一、第五两个支队到达麟游,4月21日首次解放了县城。 7月国民党政权复辟。

1949年 5月 21日,第一野战军实施陕中战役,麟游再次得到解放。

1949年 6月,麟游县委成立支前委员会,密切配合西北野战军解放关中,首批筹措粮食 6000斤,组织担架 190多副,动员驮畜 100多头。

扶眉战役之前,县委决定增筹面粉 2200斤,饲料 44000斤。到 7月中旬,全县实际供给面粉63000多斤,小麦 13600多斤。

宝鸡解放后,全县再征粮 4000石,军鞋 12000双,并组成支前大队,派出民工 450名、担架 25副、驮畜 82头随军南下,解放凤县、汉中,直到四川德阳解放才返回麟游。(来源:  麟游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