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齿面是流传于眉县齐镇一带的面食,属于关中面食的一个分支,它是以面食的形状而得名的。
揪下一块和好揉筋道的面团,以小擀面杖反复擀压,不一会就成了一张大饺子皮样薄、筋、光的面片。再依据顾客要求的宽或窄,在圆形大面片中间犁三、五刀,刀口两端不出头,保持周围一圈整体连接,就形成了如同圆形炉齿一样的形状,所以此面就叫做炉齿面。
图片
下出锅的炉齿面可以干拌、可以浇汤,也可以油泼,可以由着人的性子和爱好随意而为。在搭配上可简可繁、可荤可素,依据口味,绝不会挑三拣四。
红萝卜和青菜的底汤菜,轻薄的一点油和辣子飘在汤上面,无肉也无鸡蛋花,这是清淡型的,筷子挑起尝一口,汤味不酸不咸,有家常的味道,面则筋道滑爽,感觉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舒适。
也可以汤浓煎汪,臊子飘香;也可以干拌油泼,同样爽口难忘……
齐镇梁姓解放前是齐镇街道有名的炉齿面名厨之家,传承祖业开着一家炉齿面馆,祖传的手艺,世代传习,用料精到,加之为人谦和,老少无欺,生意兴隆,佳誉一方。
据梁姓家族的代代口传,炉齿面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古镇齐家寨。
明末清初之际,处于战略要地斜谷关口不远处的古镇齐家寨,受当时战事、割据、兵燹、匪患之乱非常频繁,百姓们常常要携家带口去南山(秦岭)中躲避兵患匪乱。
避乱时,因为往往是全村、举家匆匆出逃,大案板等携带不便的东西就留在家中,只背些应急的白面进山。山中没有大案板,擀大案面的技术也就无法施展,没了用武之地。虽然人们在颠破流离之中,然而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心劲却从来没有松懈过。妇女们就着山间溪水和面,以大石光面为小案,揉面揪块,擀薄入锅,在一片对家的温情中、在一腔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中,更在一股对世事的抗争中,锅底的柴火噼里啪啦地唱着欢歌、一缕缕炊烟在蓝天下扭动着腰肢。不一会,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食就送到了亲人们的面前。
因陋就简,缺盐少醋,然而对好于面食的人来说,这份口福,此情此景中已实属难得。也不知是哪家媳妇的机巧成全了乱世中的好面之口,反正据说此法很快在山中避难的各个家族中流传。因为简单快捷,也就成为此域一种面食的基本吃法。
在那种世事境况中,有时在山中避乱太久,就会出现缺粮少吃的现象,在人口较多的大家族中,往往会出现你吃多他吃少地抱怨,会发生些矛盾争执。据说,当时有个平时好观察、喜思考的族长,忽发灵感,规定:把和好的面团,按人分块,一块一擀,擀好的薄圆面片只在中间犁两、三刀,不再切成条状,保持四周连接,成为炉齿状,然后入锅煮熟,一份一碗,多少自清,直观公正,避免了家族矛盾,得到了人们的喜欢。
后来,因为炉齿面做法简单,避免了擀大案面吃力劳累、体力消耗大的弊端,而且配菜、调料、吃法可繁可简,随性自由,也深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慢慢就成了家庭餐桌上的家常便饭。
现在的炉齿面多了配料等的讲究,味道越来越适应现代人的口味。
岐山臊子面、户县软面、眉县炉齿面等都是面食,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也有些许的不同,往往这种不同多由环境、物产、风俗等因素造成,这种差异恰恰反映了或许已失的历史,或是当时环境的反映,或是以往的风俗等等,这些因素也恰恰是这种美食所含的区域的特质文化。从这个角度说,领略特色美食的滋味,听美食的故事,其实也就是在领略一种文化。
每次品味炉齿面时,脑际总会出现当年人们颠破流离的窘迫和苦难,以及当年人们扶老携幼慌慌张张逃难的画面,也会回味那些生活的智慧和技巧,还有人们面对苦难时不甘屈服,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腔热爱与执着。
今年一次去文化馆参加活动,说到炉齿面,那位精明强干的女馆长告诉我,炉齿面已被列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就是齐镇梁家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