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风秦韵 正文

流水席上的臊子面

小时候,最盼望的是村子里过红白喜事。一则人多热闹,最主要的是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油汪汪的臊子面。

微信截图_20220525105628.png

过去,吃臊子面之前先端一小碗汤泼洒在地上以示敬天地,敬天地之后的汤就被称为“福把子”,再回到锅里翻滚入味,寓意着人人都吃到了福气。尊长者吃完的汤也被称为“福把子”,回到锅里大家继续吃,所以也叫涎水面。吃完面的汤一次次回到锅里,和原来的汤融合在一起,再舀到碗里,循环往复。全村男女老少同吃一锅汤,在外工作的不管官有多大、钱有多少,回到村里对这涎水面照吃不误。
  老辈人常说最香的臊子面在流水席上。在翻滚的臊子汤中,各种调料的精华充分融合,因而臊子汤越滚越香,还可以高温杀菌。“臊”字拆开是指古代祭祀时放在桌上的肉。周朝,君王每次向鬼神祈福后,天子就把祭肉分给大臣和诸侯,意味着将神灵的护佑赏赐给他们。后来,劳动人民也开始享受这珍贵的祭祀肉。由于人多肉少,只有将祭祀肉切成碎片,遂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臊子肉。在食物匮乏的过去,人们哪里舍得将美味的臊子汤倒掉?看似简单的饮食习俗中蕴含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智慧。
  坐在棚里一碗接一碗地吃着热腾腾的臊子面,那是身份的象征。我们这些小屁孩往往是入不了席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碗碗油汪汪的臊子面被端进棚里,空气中弥漫着臊子面的香味,垂涎三尺的我们只能望“面”兴叹。伙伴们干脆啥地方也不去,就绕着棚玩,却常常像丢了魂似的,踢毽子、打沙包老是出错。

1652241345950688.jpg

偶尔跟在父亲身边蹭一顿臊子面,常常吃得小肚子滚圆滚圆的。要不就是母亲趁着给人家帮厨的机会偷偷塞给我一碗臊子面,我蹲在锅台后边大快朵颐。
  在农村,臊子面既当菜又当饭,面菜合一,在婚礼或葬礼等重大场合臊子面必不可少。
  为了让宾客吃到汤鲜味美的臊子面,前一日全村的妇女都会来帮忙,妇女们择菜剥葱,将红萝卜擦丝、剁碎;把蒜苗洗得白亮亮、绿生生,用刀划成细丝,再切成极小的方形或菱形;把木耳、豆腐切丁;再摊出薄而匀称的鸡蛋饼。第二天一大早,十里八村的亲朋都赶来吃臊子面。村子中央雾气缭绕,空气中弥漫着臊子面的香气,炉膛中炉火正旺,一旁大黑老锅内翻滚着,麻利的主妇就用细竹竿做成的“筷子”将面条捞进盆子里,旁边一口大锅内红艳艳的臊子汤泛着白沫。碗里红油盖顶,汤上浮一层绿莹莹的漂菜和黄灿灿的鸡蛋饼,每碗只盛一筷头面,面下压着肉臊子和底汤菜,看一眼口舌生津,吃一口唇齿溢香。臊子面汤色泽鲜红,味道酸而不涩,红油辣而不燥、香而不腻,滚烫滚烫的臊子汤的红油一口吹不透,分不清哪碗是汤、哪碗是面。端盘子的年轻人勤快,一会将色香味俱全的臊子面端在亲戚朋友的桌前。
  如今农村过事也请清一色的服务队承揽了酒席的所有制作和端盘服务。如今习俗早已改了过来,臊子面不再回汤,而且吃过面的碗必须清洗干净才继续使用。
  不论世事如何改变,最喜欢的还是乡村流水席上那碗充满人间烟火味的臊子面。(宝鸡日报)